发布时间:2022-03-31 10:18:28
? “一叶知秋”,是中国言简意深的汉语成语中的普通一句,却诠释了冬奥会开幕式的全景构思。从一片雪花联想到万千雪花的聚集,万千雪花的相会想到了世界的大同,览山情满于山,观海意满于海。
那么,一叶知秋这句成语出自于哪里呢?人们的目光穿越了千山万水,来到了物华天宝的淮南。2000多年前的这里,诞生了一部鸿篇巨制《淮南子》。《淮南子》在淮南诞生,背景深刻。淮南王刘长因造反被汉文帝迁徒,绝食自杀,封国在后期一分为三。被封为淮南王的刘安,痛定思痛,汲取父亲的教训,抛弃政治幻想,从此偃武修文,求仙论道,著书立说,《淮南子》就是这样被催生。这部透视人类社会、探索自然万物、充满睿智哲理的文化巨著,穿缀着数百条饱蘸中国人智慧和历史的成语典故。
“一叶知秋”,就埋藏在《淮南子?说山训》中。它的完整的原文是:“尝一脔肉,知一镬之味;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以小明大。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
这几句话,所举事物相异,但意味相同。一肉知味,一冰知寒,一叶知秋,都是言简意赅的成语,但一叶知秋更为人所熟知。从一片树叶的凋落,就可以判断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自然事物或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见微而知著,见小而知大,一管而窥豹,成语典故,给了中国人认识世界,判断历史走向的强大思维能力。正因为如此,一叶知秋的思维模式被后人完整继承,发扬光大。唐人有诗曰:“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此外,如“草木皆兵、塞翁失马、百川归海、迅雷不及掩耳、风声鹤唳、一寸光阴一寸金......”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典故都出自淮南。淮南是中国成语典故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出自《淮南子》和寿州古城、八公山的成语典故多达千余条。2018年5月8日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成语典故之城”。 (孙献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