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8-10 10:19:55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侵蚀性关节炎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自身免疫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基本病理表现为滑膜炎、血管翳形成,并逐渐出现关节软骨和骨破坏,最终导致关节畸形和功能丧失,可并发肺部疾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及抑郁症等。
根据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NCRC-DID)2021年发布的《中国类风湿关节炎发展报告2020》。报告显示,我国目前约有500万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平均发病年龄只有45岁。
目前,RA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临床治疗目标主要为控制疾病症状、减缓疾病进展、阻止骨关节损坏、降低病残率、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因社会整体认知度低、专科起步晚、专业人员少等多重原因,RA诊治存在规范治疗有待加强、达标治疗有待贯彻、疾病监测和慢病管理有待完善等亟待解决的问题。
针对RA诊治中存在的问题,应不断推动RA早期治疗、规范化诊治、达标治疗、生物制剂和小分子化合物的靶向治疗,控制疾病活动,使病人早期达标,防止病情恶化,这样可以显著减少病人的致残率,保留其工作生活的能力。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于2022年7月24日启动“RA星境界:复星类风湿关节炎一站式第五元素胶囊价格管理巡讲”项目,本次活动由复星医药/万邦医药支持,通过线上会议方式开展,本次巡讲将邀请我国风湿免疫领域的权威专家,对RA的规范化诊疗及并发症处理展开详细介绍,为广大临床医务工作者提供权威的指导和建议,进一步提升我国RA的诊疗水平,让更多患者更早能得到规范诊疗。
申办方致词
大会开始之前,复星医药国内营销平台CEO袁春先生表示,在风湿免疫领域,复星医药正在持续不断的拓展更多有治疗价值的药物,除了2020年汉达远-阿达木单抗上市,汉利康2022年成为获批RA适应症的唯一一个利妥昔单抗;2022年引进了安博司-吡非尼酮胶囊,可以说目前复星医药在类风关领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体化治疗的产品组合。我们也通过像今天的“RA星境界-复星类风湿关节炎一站式管理巡讲”等项目,不断推动RA早期治疗、规范化诊治、达标治疗,与风湿领域专家和协会携手,共同为攻克风湿疾病治疗中的未尽之需做出努力。
主席致词
本次大会特邀北京协和医曾小峰教授和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黄正明会长担任大会主席。
01
曾小峰教授
曾小峰教授在致辞中指出,“我国有2亿多风湿免疫疾病患者,其中其中类风湿关节炎就有500多万。但是由于过去我们处于一个缺医少药的状态,所以我国类风湿关节炎在早期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对类风湿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尤其是生物和小分子靶向药物的出现,使类风湿的治疗有了飞跃的进展,所以说大部分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如果能进行规范治疗都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现在全国都在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规范化诊治,这也是为了响应我们国家对培养风湿免疫学科人才的要求。2019年卫健委专门发布综合医院风湿免疫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所有的三级医院都要建立独立的风湿免疫科,有条件的二级医院也要建立相应的科室,所以风湿学科将会得到迅速发展,因为我们需要大量的人才。规范化诊治是培养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相信今天的活动必将促进风湿免疫科人才的培养,也会促进风湿免疫学科的发展。在这里也第五元素胶囊真假要感谢中国医药教育学协会及复星医药对学科发展、人才成长所做出的贡献。预祝会议获得圆满成功!”
02
黄正明会长
黄正明会长进一步强调了复星医药在RA创新药物研发中的重要角色,表示在下半年将联合复星医药以巡讲的方式开展15次系列讲座,提高人们对RA发病的认识,建立早防早治的观点,保持良好的生活能力。争取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名气,为健康中国建设新时代,做出不懈的努力。
会议内容
Part1:精准抗炎,靶向达远——阿达木单抗在RA生物制剂治疗的基石地位
本场会议由黄慈波教授担任主持,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党万太教授分享《阿达木在RA生物制剂治疗的基石地位》的专题演讲。党万太教授从治疗需求、治疗地位和临床数据三方面分享了阿达木单抗在RA生物制剂治疗的基石地位。
我国初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处于中高疾病活动度需尽早治疗以延缓进展,病程1~5年、5~10年、10~15年及>15年的致残率分别为18.6%、43.5%、48.1%、61.3%,随着病程的延长,残疾及功能受限发生率逐渐升高。
早治疗可明显延缓RA疾病进展,生物制剂DMARDs是传统合成DMARDs治疗未达标时的联合优选之一,且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患者应尽早联合使用。
阿达木单抗应用久远,疗效及安全性确切。汉达远的上市给RA患者带来更多选择。汉达远治疗活动性RA患者2周快速起效,疗效持久,短期、长期治疗与其他TNF-α抑制剂相比有较多获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且汉达远与原研阿达木单抗疗效等效。
真知灼见,碰撞火花:共话汉达远在生物治疗中的基石地位
本环节由黄慈波教授主持,由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徐亮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潘云峰教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靳洪涛教授共同参与。
就“阿达木在RA的临床应用”这一议题,专家们普遍达成共识——国产阿达木(汉达远)惠及患者第五元素胶囊什么颜色,安全性高,可及性强,起效快速。在谈及“如何在临床用药上生物制剂失效减效问题”时,教授们普遍认为汉达远不易减效,安全性高,可长期使用。
Part2:汉卫有道 精准聚焦——精准制导,对因选择
本环节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念生教授主持,由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徐胜前教授讲述《精准制导 对因治疗—利妥昔单抗—RF+/抗CCP+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优选》。主要内容如下:
1.RF+/抗CCP+在RA发病预测、辅助诊断、预后评估、预测药物应答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当前指南推荐双抗阳性患者应增加bDMARDS治疗,TNF-α在双抗阳性患者治疗中疗效不佳与药物留存率低相关;
3.利妥昔单抗不管在Meta分析、前瞻性真实世界研究、回顾性真实世界研究中利妥昔单抗在双抗阳性患者组DAS28优于双抗阴性患者,且TNF-α疗效不佳双抗阳性患者转换为利妥昔单抗较转换为另一种TNF-α疗效更佳,HAQ改善更优。
讨论环节
福建省立医院林禾教授、河南省人民医院史丽璞教授、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杨娉婷教授就利妥昔单抗在双抗阳性疗效方面进行回顾,汉利康作为国内唯一获批RA适应症的药物,为中国RA双抗阳性患者带来疗效更佳、更加长效便捷的选择。
Part3:早期干预,呼吸安然——CTD-ILD诊治双达标的思考
第五元素胶囊在哪有 本场会议由北京协和医院田新平教授担任主持和讲者,带来题为《CTD-ILD双达标的思考》的专题演讲。
田新平教授强调,间质性肺病(ILD)是结缔组织病(CTD)患者的常见肺部并发症。不同CTD的ILD可在临床表现、影像学和病理特征上表现为不同类型,呈现各自不同的发展与转归,导致诊断和治疗困难。CTD相关ILD的临床诊治,提倡早期筛查、早期确诊和早期干预,明确分类,重视患者随访与管理,稳定患者肺功能,最终改善CTD相关ILD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ILD的诊断需要对潜在的CTD进行细致的评估,这对预后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常用的治疗方案如激素、激素联合免疫抑制剂、抗肺纤维化药物以及肺移植。指南推荐在不同疾病状态下,适时试用吡非尼酮、尼达尼布等抗纤维化药物。其中吡非尼酮有抗纤维化作用与调控炎症机制,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提示其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及早使用能有效延缓CTD-ILD患者疾病进展,实现治疗双达标。
真知灼见,碰撞火花:CTD-ILD诊疗过程中,何时启动抗纤维化治疗,患者获益最大?在抗纤维化治疗过程中,吡非尼酮应维持治疗多长时间和剂量?
田教授演讲结束后,继续主持讨论环节,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莫汉有教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王吉波教授,南昌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锐教授就CTD-ILD诊治双达标进行讨论。
莫汉有教授认为肺间质病变在风湿科领域越来越被常重视,当病人出现肺间质病变,建议更早使用抗纤维化药物治疗,使用治疗药物为吡非尼酮和尼达尼布,但受药品价格限制,在他的科室目前使用更多的是吡非尼酮,使用时遵循CTD-ILD双达标原则,一般维持治疗半年剂量为400mg tid,然后随着疾病进展可以适当加减量。
王吉波教授强调具有纤维化特征或有纤维化迹象时就要使用抗纤维化药物,时间和疗程要根据病人具体情况而定,病情稳定后有效剂量下继续维持使用。
第五元素10粒装多少钱 吴锐教授也认为要及早开始抗纤维化治疗,但治疗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病人的病情进展,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 。
结语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黄慈波教授带来了精彩的总结致辞。
黄慈波教授
复星医药由最早的痛风领域到近几年的类风湿关节炎领域,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汉达远(阿达木单抗)、利妥昔单抗、安博司(吡非尼酮片)对类风湿关节炎的达标治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非常期待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主办,复星医药协办的星境界分会场在全国推广,使得基层医生与患者受益。
聚群英,促交流
“风湿界读者之家”
欢迎您的加入!